針灸理療

針灸治病

通過針刺和艾灸等刺激體表經絡腧穴

針灸功效

  1. 疏通經氣,調節氣血功能
  2. 提高免疫力
  3. 緩解疼痛

針刺治療

  1.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
  2. 落針,感覺以酸、麻、重、脹為主,部分患者穴位或感微痛
  3. 留針約30分鐘,期間靜心休息
  4. 定時起針,治療完成

艾灸治療

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” 以灸火通過經絡腧穴,以治療寒凝血滯、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寒濕痹痛 、胃脘不適、手足麻木等症。

拔罐治療

具有通經活絡、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、祛風散寒等作用。 利用燃火、抽氣等方法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,使局部皮膚充血、瘀血,偶或出現水泡等現象。
留罐:將罐吸附在體表後,留置於10-15分鐘。
走罐:先塗潤滑油(如:BB油、萬花油),將罐吸附在體表後往上下左右推動。
閃罐:將罐拔住後,立即抽起,如此重覆多次。

梅花針療法

叩刺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,激發經絡功能,調整臟腑氣血,對腰痛、皮神經炎、斑禿、濕疹均有明顯療效。

治療過程:
  1.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
  2. 運用不同的力度及經絡進行叩刺
  3. 治療後或見表皮血點,均屬正常

刺血療法

用針具刺破皮膚,放出少量血液,具有通經活絡、開竅瀉熱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治療過程:
  1.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
  2. 運用針具刺破皮膚,放出少量血液,再次消毒治療部位
  3. 治療後或見表皮血點,均屬正常

刮痧治療

用刮痧專用器具刮拭經脈或穴位,具消炎排毒、提高免疫力、鎮靜的作用。

治療過程:
  1. 或先塗潤滑劑於皮膚表面
  2. 運用刮痧板刮拭
  3. 治療後或見表皮血點、紫紅色斑痕,均屬正常

Copyright © 2012 榮健中醫諮詢中心 | All Rights Reserved